在传统的木工行业里,分为主营建筑和普通木器的“大器作”,就是我们常常说到的“大件”,而那些专攻精致工艺和艺术雕刻的“小件”就叫“小器作”。北京木雕小器作由于有宫廷传承的原因,具有选材严苛、做工精细的特点。它有两种呈现形式:一种是为景泰蓝、玉石、雕漆、瓷器等工艺品配制底座或框架;另一种是独立的木雕工艺陈设小件,主要有案屏、木匾、文具等,可供装饰、欣赏或把玩,兼有实用性。因此,小器作工匠常说,他们既是主角,但更多的时候是配角。此外,他们还承担修理修复破损物件、模型模具文物复制的工作。
中国人有句俗话,叫“脚下没鞋穷半截”,这木座就相当于人脚下的鞋。木座是北京木雕小器作的主打产品,也是提高艺术品整体品质不可或缺的部分,主要有素座、花座、丝座(金银丝镶嵌)、天然座、复合座(即两种以上合在一起的)、几架等,其中以花座占比最大,因而制作人员也最多,在雕刻中分工较明细;素座工序同花座,但不加雕刻;丝座木工工序同花座,纹样用金银丝镶嵌;天然座的雕刻图案表现山、石、云、水等自然元素,是一种高档木座,其特点是雕刻从设计到制作均由一个人独立完成,要求技艺较高。
人们在欣赏作品时,往往会忽略烘托作品的底座,底座本身也是作品呀。它要根据烘托的内容、风格、形制一对一地打造,做到气质恰如其分,工艺严丝合缝。比如为一尊玉雕观音做底座,其厚薄不均,形状不规则,底座要绝对吻合它的构造。为上下呼应,底座四周最底端是排列整齐的莲花瓣,中上部分是表现水涟漪的波纹,中间镶嵌荷花,细节中见功力。远看近看,交相辉映,击节称绝。
为了有更直观地了解,王兆琪大师拿出几件作品的图片做讲解。首饰盒是由浮雕的手法,表现鱼龙变化图案。依据鲤鱼跳龙门的传说,鱼正好在龙门之上,头已经化为龙,身体还是鱼形,跳过龙门即化为龙,呈现的是以静态表现动态的奇妙。皇帝装印的盒子叫宝盝,乾隆在位时将办公用印章归纳25方,宝盝现存故宫交泰殿。宝盝共三层,外两层为木盒,第三层为银质的盒子,我们只做木盒及下面的架子。还有为圆明园文物首归仪式书上钤印用的印及宝盝的设计、制作。桌屏的结构、做工与家具地屏无异,只是形态小,或叫做小家具,有独扇、三扇、四扇、五扇甚至更多。有座屏,全部固定为一体;插屏,多数没有帽子,上下可以分离;围屏常见的是四扇、六扇。桌屏既可作为配套(屏风芯非木材的),又可做独立产品(屏风芯是木质的)的品类,是陈设品中的佳品,用途较为广泛。
4 桃型素座。随形素座的一种特定形式。
5 高束腰素座。为衬托小型器物。
6 宝盝。用于盛放皇帝玺印。
7 银丝镶嵌书签。新设计的文创产品。
8 鱼龙变化首饰盒。
9 圆明园定制的印章及印盒。
王兆琪说,要想小器作有出路,更要增强它的实用性。他拿出一个果盘,造型看似简洁却不简单。木头的纹理在条状树叶的盘形中围旋,盘沿削薄卷边处理,自然流畅。在窄边的一头趴着一只小小的蜗牛,呆萌地伸着脖子望向盘中,瞬间让静态的木盘意趣横生。底部有三个小巧的支撑点,稳固又防潮。它既是工艺品,也兼具实用的功能,它贴近人们的生活,这也是木雕小器作今后坚持之方向。
1 花梨镶嵌黄杨芯桌屏。
2 花梨龙叫子盒。
3 金丝楠蕉叶果盘。
4 为瓷器配置的天地盖首饰盒。
摘自:木雕小器作非遗大手艺
文\刘东梅 图\刘东梅 王兆琪 曹海平
版权声明:由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另外有些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以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删除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