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家具起始于汉唐,发展于宋元,兴盛于明清,继承和创新延绵于当今。明清家具的兴盛,堪称中国乃至世界家具史上的丰碑,究其核心仍是家具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合达到了顶峰,形成了丰富的家具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家具艺术特色。寓于家具中独特、儒雅的人文精神,不仅反映出中国古时木匠和文人的思想追求,更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至到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在拥有富裕的物质生活的同时,进而欲品味儒雅的文化生活,使实木家具再度以“传统时尚”成为一种追求。透过家具本身,这种传承与创新的主脉是家具文化。
实木家具的线条流畅和精美雕饰,都承载着中国家具深厚的儒雅文化内涵。实木家具的儒雅实际上是中国木匠和文人在构造器物过程中的一种文化传承。在造型、材料、装饰、工艺上都体现出匠人和文人特有的文化追求。自然而高逸、典雅而委婉、中和而含蓄的意味,折射出一股浓郁的书香气息,直至影响到现在,又有新时期的创新。
我国木匠在诸多工匠中,一直以精工制作著称。无论是鲁班这样的大师级木匠,还是建造过故宫这样的世界级建筑杰作的民间大木匠,抑或建造人民大会堂中精美木作的优秀大木匠,直至当今以农民工技师为主体的大木匠,他们建造的一座座宏伟的木制建筑和制造的一件件精美的木器家具,堪称当代杰作。大木匠们选料精当,设计精巧,制作精良,直至榫卯牢固,纹饰精美, 舒适耐用,即使当今使用木作机器的精工制作,也都体现着中国大木匠精益求精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如果说传承是对前人文化成果的回顾,创新便是在科技信息化时代中的大胆前行。传承与创新如影随形,标新立异,互促共进,是中国家具得以延展和维新的思想根源。今天,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仍然是实木家具旺盛不灭的生命力。
新时代实木家具创新在继承中儒雅文化品质的同时,突显现代的科学精神和技术进步,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这一儒雅文化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推陈出新。以开拓的功能形式和独特的魅力,展现出中国的家具文化。
图文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家具头条立场。